嘉仪通深挖技术红利
完善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很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产品与技术。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行业、光学器件、机械工程材料等许多领域。
比如,石油钻井中使用的钻头上,往往覆盖着一层金刚石薄膜,以增强钻头的强度、锋利性及防腐蚀性。
要优化薄膜材料性能,离不开物性分析(物理性质的分析)。而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仪通”),正是一家聚焦于“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器”研发与销售的公司。
从世界首台纳米级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到国内首台能在24秒内从常温升到1200℃的加热炉,嘉仪通一直都在细分市场里耕耘。
嘉仪通创始人王愿兵向《支点》记者介绍,2016年,嘉仪通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长江存储、东风汽车等企业都是其客户。
放弃百万年薪只为创业
1982年出生的王愿兵是湖北黄梅人,高考志愿他填报了南开大学化学专业,但最终因竞争激烈被调剂至工商管理专业。
虽然接受调剂,但王愿兵一直保留着浓厚的技术情结。2005年,大学毕业的王愿兵择业时,进入国内知名科学仪器公司深圳亚泰光电。
所谓科学仪器,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工业自动化物性分析的各类设备,主要用于科研院所中,而亚泰光电的产品主要聚焦于故障诊断、状态监测类仪器。
“当时我从事的是销售工作,我也坦然接受,一是因为销售回报高且锻炼人,二是想为以后创业打基础。”王愿兵说。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缺乏销售经验,王愿兵首月工资仅1200元,连房租都付不起。后来,通过学术会议、看行业杂志等方式锁定客户,王愿兵的业绩日益出色,2008年他被提拔为亚泰光电油液检测产品中国区销售总监,年薪突破百万元。
那时,王愿兵的生活步入正轨,但他心里总有点疙瘩,“在科学仪器领域,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基于对该领域市场的了解及民族品牌情怀,王愿兵想创业的念头不时冒出。2009年,他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嘉仪通,希望在科技仪器领域打造出民族品牌。
不过,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烧钱”。借着在仪器行业积累的人脉资源,王愿兵拿到了10多家国外公司的设备代理权,希望快速打开市场,赚取研发资金。
可事与愿违,代理国外产品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上游厂家掌握着定价权,没有议价空间;下游客户的选择太多,利润空间很小。
很快,资金用完了,公司最困难时,王愿兵不得不向岳父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技术为王
2011年,去深圳出差时,王愿兵遇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学者”缪向水。当时,缪向水正在研究纳米级薄膜的热特性检测技术。
嘉仪通的研发人员在调试设备。
这次会面成为王愿兵创业历程的转折点。
“薄膜材料使用广泛,比如火箭升空后,航空发动机表面的高温薄膜涂层会在1450℃高温下连续作业数百小时,材料不能出现问题。”王愿兵说。
但薄膜厚度达到纳米级后,检测难度非常大。过去,一般先把薄膜涂在某种主体材料上,然后一点点刮下,对粉末进行相关检测。
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也不够准确。
而缪向水研发的技术,是将激光照射到涂着纳米级薄膜的主体材料表面,通过反射功率检测相变温度点和热膨胀系数,这种技术能大幅提升检测精度。
当然,薄膜材料的物理特性有很多种。但在当时,相变温度点、热膨胀系数这两类测试,是国内外科技仪器企业未关注到的领域。
2012年,王愿兵买下了这一专利技术的三年独占许可权。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从技术到产品,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为解决产品光路问题,研发团队连续几个星期加班,终于将光路调通。此外,产品设计也反复修改,仅外观选材,就改了20多次。
2013年底,世界首台纳米级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光功率热分析仪终于面世。
“这款机器能无损检测薄膜材料的热学性质,这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王愿兵说,2014年该产品销售额就达到400万元。
虽有专利使用许可权,但专利权毕竟不在企业。2014年,这项成果在光谷联交所正式挂牌后,被嘉仪通彻底买断。
机器、专利解决了,但王愿兵还有个苦恼。
加热炉,是光功率热分析仪的重要配件。发展初期,为达到更精准的升温、控温要求,嘉仪通一直采用日本进口加热炉,每台售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