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
    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差异性学习到国际见识增广中外高校机械类人

一、概述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原始创新设计及制造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进一步缩小在高等教育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既能支撑起产业发展同时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工程师。国际业务的不断扩展使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机械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机械工程师培养大都沿用传统的专业培养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直接导致了具备国际化素质的机械工程师严重不足。因此,重视中外“差异”,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见识”的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外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路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进行国际化机械工程师培养,首先必须要了解中外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中外教育存在很多差异,不少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西安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的教师也积极利用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进行过中欧、中澳等机械工程专业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具体对比分析路径如图1所示。

三、中外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分析

(一)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

中外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国内专业课程开设的课时较多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等高校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机械专业课程开设的课程课时特别是课堂讲授的课时比国外多,如《机械设计》课程,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只选取主干内容进行讲授,课程内容宽泛而难度较低,注重知识点衔接和综合应用,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实践环节。

表1 中外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分析国内教学 国外教学专业课课时 多 少教学中对国际规范、行业规则和工程应用能力的灌输 弱 强专业素养、工程实训案例与课程的紧密衔接性 弱 强实践环节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弱 强

图1 中外“差异性”对比分析路径

图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日历安排

2.国外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适应性

相对而言,国内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更为重视,这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考研深造。而澳大利亚、英国等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适应性。

3.国外强化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从大二开始设置《工程机械》(涵盖国内的机械原理)、《机械创新设计》(涵盖设计方法)、《机械系统设计1》(涵盖国内的机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项目管理的综合设计训练)等课程,延续至大四下学期,使学生设计知识和能力逐步加强和巩固。

4.国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衔接更紧密

国内工科院校普遍都将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单独设置,集中训练,用整周的时间完成某一环节;而国外(例如澳大利亚等)高校的所有实践环节都穿插在不同的课程中,没有独立的课程设计或实习。例如前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机械系统设计2》实际上等同于我国的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项目管理等课程设计内容组合。

5.国外更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外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安排上差别很大,每门课堂内容直接与实践结合。图2所示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日历安排,可以看出Lecture(课堂讲授)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安排的Tutor(项目训练、大作业、实验室动手)。让学生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2 中外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差异性”对比分析国内学生学习 国外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文献及各种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 弱 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弱 强国外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清晰程度,参与项目的意识 弱 强学生对机械工程标准的执行力和遵守工程项目的契约精神 弱 强

图3 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化工程应用培养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