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
    主页 > 期刊导读 >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引言

《机械工程材料》是一门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学基础,热处理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常用的金属材料,涉及少量的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选择和应用机械工程材料的能力,为将来应用工程材料和学习有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人在教授《机械工程材料》时遇到较多问题,包括知识体系不熟悉,备课不充分,学生上课玩儿手机,课后作业不认真完成,回答问题不积极等。主要原因是本人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以至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性。

1 具体实施和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本人进行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开放性创新实验,优化成绩评定办法等。

1.1 调整教学内容

把原有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简略地介绍,增加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内容,尤其是新功能材料的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时代相结合,由传统向新兴过渡。调整后与金属相关的内容由90%降到75%左右,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内容增加到25%左右。

1.2 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后的教学方法以注入式教学为主,以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等为辅,在技术层面上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讲台上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3 增加开放性创新实验

将实验室可利用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列成清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与课程相关的实验,提交给教师进行可行性分析,再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熟悉课程内容,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优化成绩评定办法

改变各部分成绩占比,期末考试占50%,实验成绩占10%,平时作业占20%,小组项目占10%,课上提问占10%。增加平时学习成绩的占比,使学生更重视平时的学习,最终达到各项成绩都比较好的水平。

各项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卷面100分,成绩为实际成绩。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命题,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避免考核大量单纯记忆性的内容;题型一般不少于四种;试题题量、难度、深度、覆盖面、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适当。本次课程改革的考试题有填空、判断、名词解释、作图及计算、论述题、综合应用题。

实验成绩占10%:共四个实验,各占25%,为金相试样的制备、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组织观察、淬火热处理对钢组织的影响、布氏硬度计的使用及硬度测试。

平时作业占20%:至少10次作业,每次满分10分,根据情况打0~10分不等。达到100分及以上按100分计算;不足100分按实际计算。

小组项目占10%:全班人分8组,每组6~7人,自愿组队。项目内容:自主设计与课程相关的实验,自主完成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小组分工、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意义等。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包括:《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低碳钢、铸铁拉伸试验》《冲击实验》《碳钢和铸铁的平衡、非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淬火热处理对钢耐磨性的影响》《钢材的分类及认识》《碳钢的热处理》《碳钢平衡组织观察实验》。

课上提问占10%:回答问题加10分,上台讲授加20分,上黑板解题加20分。达到100分及以上按100分计算,不足100分按实际计算。

2 总结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且培养相关的能力。具体包括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具有创新性。平时作业认真完成且保持较高的正确率。学生对实验课感兴趣,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验证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各项考核成绩都较好。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终考核成绩,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基本达到。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好,学生积极地走上讲台。大部分学生的各项考核结果较好。